新闻动态

以手代脚,走出“尊严人生路”--《新安晚报》深入报道基金会持续资助的贫困学生家长

       霍邱汉子丛正有从小双腿萎缩,却从未放弃自己

  练习用手走路,自学识字养花,撑起一个家,还曾给人捐款
  不满一岁,患上小儿麻痹症
  4月25日,霍邱,小雨,丛正有家大门敞开,屋内空无一人。看到有人靠近,院子里的狗叫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丛正有从花棚里“走”了出来。确切地说,是爬了出来。
  花棚里养了万余株花,茶花、月季、君子兰、三月雪……花棚离家约10米,他弓着身子,右手握着右脚,左手握着一只木块“鞋子”,一步步往前爬行,手上沾满了泥泞,脸上却满是笑容。
  “我出生8个月持续高烧,检查发现患有小儿麻痹症。后来双腿萎缩变形,从没有站起来过。”丛正有说。
  记者了解到,丛正有的父母是地道农民,家里生养了七个孩子,他排老四。在他小时候,父母种地干活,就在家门口放了一张椅子,让丛正有蹲坐在那里。
  一天天过去,花开了,树也长高了,丛正有始终在门口坐着。他做梦都想到外面看看,哪怕在村里转转都好。但梦是虚幻的,他醒来后睁开眼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床上,连坐都要父母抱起来放在凳子上。
  “我跟父母哭过闹过,为什么兄弟姐妹都能走能跑,而我却生下来连路都走不了。”丛正有说,父母告诉他,家里为了给他治病,连养的小猪都卖了,他也不忍心再苛责父母。
  双腿萎缩,以手代脚学走路
  1974年,丛正有10岁了,他决定改变“蹲坐”的命运。
  “腿用不了,我就用手走路。”丛正有说,他尝试着用手支撑着身体往前挪,但是手力量不够,掌握不了平衡,经常摔倒在地上。
  摔倒了,他再爬起来,头起过包,脸磕破过。村里的路并不平整,还有碎石、玻璃碴以及其他垃圾。他的手就直接触碰地面,无数次擦伤、扎伤,甚至流血。
  丛正有有种钻心的疼,不是因为身上的伤,而是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,还是走不了路。“有伤不敢讲,就自己忍着。但是走不了路,心里难过。”丛正有说,后来父母给他做了一副拐杖。但是因为腿没有劲,他用不了拐杖,就继续以手代脚练习“走”,练得浑身乏力还在坚持。
  大半年过去,当丛正有真正可以在地上行“走”时,周围人都很惊讶。能“走”路了,丛正有很激动,他可以到庄稼地享受大自然,也可以帮父母干活。
  不过以手代脚“走”路并不容易,夏天地面高温,冬天冰雪覆盖,他的手直接触地,常常挨热受冻。丛正有想了一个主意,他先握着稻草“走”路。后来“稻草”换成了木块。由于右腿没有力气,他不得不用右手拉着右脚,左手握着木块,就这样一步步往前“走”。
  拒绝乞讨,活着就要有尊严
  父母曾对他说:“你别去读书了,以后给哪个兄弟看大门,都能给你一口饭吃。”但是丛正有拒绝这样的“人生规划”。
  也有村民劝他:“你到外地去讨饭吧,不仅能养活自己,没准连房子都能盖起来。”他拒绝了,“没有腿,我靠手生活,人活着就要有尊严。”
  丛正有从广播里得知了张海迪的故事,他视她为榜样,找来兄弟姐妹们的课本,自学拼音,读书识字。
  “那时家里穷,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用。我就在村里的垃圾堆扒别人用过的蜡烛。”丛正有说,他把这些丢弃的蜡烛拿回家用火融化,然后做成新的蜡烛,留着晚上看书用。这一学就是8年,现在生活用字基本都难不倒他。
  他要靠自己生活。1983年,丛正有承包了一个养鱼塘,用手“走”路拔草喂鱼。遇到下雨天或雨后,一趟拔草下来,衣服都会湿透。他不怕累,但是“走”得很慢,一个小时只能“走”700多米。然而他不放弃,拔草喂鱼,刮风下雨从不间断。
  学习养花,多次失败不放弃
  2002年,村里一个老人要搬走,留下2分地的花卉。一直靠鱼塘生活总不是办法,丛正有想学养花技术,就连续多日“走”到老人花卉地里讨教。
  “他手把手教我,还把资料、花都留给我了。”丛正有说,当时他递给老人500元钱,但老人拒绝了,他说,“我有退休工资,这些东西就当我对你养花的资助吧。”
  从2002年到2015年,丛正有结合资料上的养花技术和老人教导,侍弄2分地的花。但毕竟是新手,他的养花之路并不顺畅。“有一回我根据书上讲的把茶花和含笑花插在地上,希望能活。”丛正有说,结果40天后,他发现花下面长霉而不是长根了,不仅几百元的成本无归,也让他很沮丧,大半天坐在凳子上不说话。
  那时家里主要靠种菜和水稻维持生活。他的妻子患有精神残疾,他们还有了一个孩子,夫妻俩种菜卖菜,加上政府帮扶,一年能有近万元钱维持生计。
  2015年,对丛正有来说,是一个人生转折点。“那年冬天,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工作人员到我们家给孩子送助学金。”丛正有说,他当时提出能否帮忙找一个技术员教他养花,没想到对方真的联系了安徽农业大学一名专家到花卉地里指导他,还寄来了很多花卉种植的资料,让他的技术大幅提高。
  创业养花,“走”出灿烂人生
  技术提高了,但对正常人而言,锄草、修剪、施肥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事情,他却要付出更多艰辛。“比如我不能用锄头锄草,只能用铲子挖或直接用手拔草。”丛正有说,他常常“走”去花卉地,手都会被有刺的花儿扎伤。
  就施肥来说,因为他要用手“走”路,带不动重肥料。如果妻子在家,还能把肥料送到地里。倘若妻子不在家,他只能分批把肥料运到地里,然后才能给花卉施肥。
  “基本上别人1个小时能干完的事,我可能要花两三个小时,甚至更长。”丛正有要用手干活,又要用手“走”路,因此患上了肩周炎,常常疼痛不已。
  在很多人眼里,他是不幸的,但更多的是坚韧乐观的。
  靠着养花,丛正有成了当地的“名人”。如今2分的花地扩大到3亩多,养了近20种花,共万余棵,去年卖花赚了2万余元。也许和种植大户相比,他三亩多地的花并不多,可是前来买花的人却不少。很多人是慕名而来,想看看这位坚强的汉子。
  “有的正常人都好吃懒做,但是他重度残疾却自强不息,靠自己双手养活一个家,让人肃然起敬。”柏树林村党支部书记曾庆兵说。
  “我是一名父亲,也想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,活着就要有尊严。”丛正有说,和家人一起的日子,他觉得很满足。今年他还想将种植花卉扩大到5亩规模,让妻子和孩子过得更好。